壁虎

淮海战役,黄百韬一招壁虎断尾,7兵团

发布时间:2022/11/7 19:27:59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6517764816994709&wfr=spider&for=pc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解放军华野将目标锁定在苏北地区新安镇驻扎的国军黄百韬7兵团,这里是国共双方军队军事对垒的最前沿,华野的前线部队已将黄百韬7兵团粘在这一地区,而新安镇距离徐州约有公里,如果在新安镇围住黄百韬7兵团,无疑将大大提高歼灭黄兵团的胜算,以及节约大部分的作战时间,更便于华野各个参战部队的调动,战役把控上将占据更多的主动权。但黄百韬是国军一员猛将,深知脱离徐州剿总大部队太远,一旦开战,将使7兵团陷入极端不利的局面,所以,一直急于电报徐州剿总,要求7兵团向徐州地区撤退靠拢,以便应对可能发生的战场局势。

在接到徐州剿总命令7兵团向碾庄地区撤退的命令后,黄百韬便开始着手准备7兵团撤退事宜。在新安镇的7兵团有10余万人马以及大量的武器辎重物资,如此大规模的撤退行动,难度是极大的,战前部队交替撤退的秩序,以及军需物资的运输,要做充分的部署,而且,还要在与华野部队对峙的前线,横向向西方向成功撤离,战场上承受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各方面的考量也是要极为齐全的。

在撤离新安镇之前,黄百韬便对兵团所属部队的具体撤退路线,以及撤退至碾庄地区的防御位置,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接下来,只剩下7兵团各个部队按照黄百韬的部署有序撤离。

在黄百韬布置7兵团撤退的方案中,粤系第63军拟先跟随兵团主力一起向西行动到运河边,再突然转向南方向,沿运河移动至窑湾之后,再渡过南北走向的运河,到达碾庄的预定布防地点。黄百韬这个考虑极有前瞻性,首先在兵团主力的第25军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新安镇后,在渡过运河之时,再次将63军分解出兵团,南下经窑湾一带渡河,不仅可以减少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渡河难度,节省部队宝贵的撤离时间,还能转移华野追击部队的注意力,达到迷惑华野的目的,使之一时无法准确判断7兵团的具体动向,进而赢得7兵团主力的撤退机会。

在黄百韬7兵团撤离新安镇之时,部队便一直与华野的小部队有零星接火,但是华野主力部队尚未到达前线,无法拦阻7兵团的撤退步伐,而到达运河边时,因未提前在运河架设供大部队过河的浮桥,导致7兵团10万人马的熙熙攘攘的部队,一时间拥堵无比,只得通过跨越运河的一座铁路桥过河,而此时的粤系63军奉命即刻调头南下,直驱窑湾取得了奇效,已与7兵团后卫部队交火的追击而来的华野主力部队,开始向南急速运动,截击奔窑湾方向而去的第63军,这让黄百韬7兵团拥挤在运河边的大部队大大地松了口气,开始加快过河的速度。

在黄百韬7兵团向碾庄集结的时候,华野追击部队的先头部队在运河边与7兵团后卫部队爆发了严重的交火,7兵团陆续的开始出现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但是总体损失并不大。若不是第3绥靖区的张克侠部临阵起义,直接暴露了黄百韬7兵团的侧翼,撤退行动或许将更加游刃有余。

从总体上来讲,撤退至碾庄的黄百韬7兵团的行动是成功的,因为兵团约11万余人马,除了在窑湾的第63军2万余人外,进入碾庄防御阵地的兵团主力有近8万人马,从交战双方对峙的最前沿犹如火药桶般的对攻阵型中,能甩开华野主力部队,抽身离开,在运河边意外未架设浮桥的情况下,黄百韬以一招“壁虎断尾”迷惑华野情报和视线,体现其事前的精密考虑和事中的当机立断,过程堪称十分的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2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