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孩子总是撒谎,打骂不是有效的方法,如何纠

发布时间:2023/4/29 17:25:31   

在一档亲子节目《疯狂的星期天》中,阿正在节目中与儿子相处一个月。

有一次,儿子因为不喜欢节目组准备的早餐,而儿子的肚子又非常饿,在寻找了一番后没找到吃的,就对节目组的大家撒谎说肚子疼。

这么一闹,节目组的全体人员都陪医院检查。

而节目的录制也不得不暂停。

医院的检测后,医生无情地戳穿了谎言。

原来儿子身上没有一点不舒服的地方,这是一个谎言。

真相揭开后,阿正对儿子的这种撒谎的行为感到愤怒,还想找东西教训一下。

不过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阻止了阿正的行为,都在为孩子辩解。

而阿正的双眼也被泪水浸湿,哭着说:“下次绝对不会撒谎了,再相信他一次”。

·孩子撒谎大概是这些原因,家长别把事态想得太严重

在世界名著《木偶奇遇记》中,主角匹诺曹只要说谎,它的鼻子就会无限变长。

这是全世界人民在童话里对于撒谎的界定,而只有诚实并且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

在某一次的公开课中,儿童心理学家花花进行了一个实验。

花花让十几个孩子一起做卡片数字比赛。

并且告诉孩子们只要获得第一名,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礼物。

当花花和工作人员离开房间后,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偷偷看了写有数字的卡片。

花花和工作人员再次回到房间问孩子们有没有看卡片时。

很多2岁以上的孩子都撒了谎。

而年龄再大一点的孩子,竟有八成以上都在撒谎。

而且纷纷否认他们看过卡片上的数字。

孩子撒谎的理由无疑都是同一个,那就是想获得礼物。

而在大自然中,动物也会撒谎。

比如壁虎遇到危机是会选择自断尾巴求生,青蛙遇到危险也会装死,还有非常多的生物都会用“撒谎”来为自己寻求保护。

其实孩子也一样,不过他们“撒谎”的原因,只是为了达成一个自己小小的愿望罢了。

而且就是因为孩子们的大脑还处于成长阶段,没有像大人一样的分辨能力。

他们通常会把幻想和现实混在一起。

一些想象力非常丰富的谎通,常都是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来的。

其实,这是孩子大脑正在快速发育的一个信号,并不是坏事。

面对孩子撒的谎言,家长可以这样做,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国内大多数的家长,在第一次知道孩子撒了谎,或者老师或其他人告知,孩子有撒谎的表现。

家长的感受更多的是震惊和失望,而他们的内心也相当难过。

家长会感到难过,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小时候也犯了同样的错误,都有过因为“撒谎”和父母闹得不愉快的经历。

某天玲玲的妈妈在家里,听到自己的孩子因为撒谎被老师喊到教导室去了,顿时将自己的孩子狠狠的暴揍了一顿。

玲玲妈妈边打边嘴里还在骂孩子“从小就撒谎,长大以后怎么办?”

而玲玲,就是在小时候想要一支自己没有的水彩笔,从而跟自己的妈妈撒了谎。

玲玲在学校交学费的时候,对妈妈谎报价格,多要了一元钱。

玲玲兴冲冲地拿到这多出来的一元钱,去买了想要好久的水彩笔。

没多久,玲玲的妈妈在其他人那里知道了真相,拿着树枝将玲玲从房间的一头打到另一头。

所以,大多数的家长在孩子撒谎的时候,都会想起以前自己犯下的错误,从而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

所以家长都恨不得立马将孩子纠正过来,哪怕是用最极端的手段也要让孩子改正。

可是家长们不要忘了,谎言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须跨过的一个槛,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孩子撒谎这个行为本身其实没有对错,错的是家长将自身的经历放在了孩子身上,害怕孩子会想自己一样走上错误的道路。

可是这样反而才是错误的行为,家长不去纠正孩子的错误,而是选择出手阻止。

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撒谎”这个行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不要将自己曾经的经历附加到孩子身上。

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理论叫“自证预言”

这个理论的意思就是,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确实是一个喜欢撒谎,那么孩子就会信以为真,真的认为自己很喜欢撒谎,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畸形的人格。

反过来说,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打开内心坦诚相待,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和他一起克服。

这样就能将孩子培养的真诚,善良。

最后、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在绘本《豆子大冒险》里,豆子刚刚上一年级还不到三个月,就被老师投诉,说她上课频繁拉抽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怪异行为,这让老师没有办法忍受。

但豆子的妈妈明白,这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在作怪。

等豆子习惯了这个世界后,这些行为就会慢慢的消失。

于是,豆子的妈妈帮助豆子找到了新的学校。

在这里,豆子不再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被老师投诉。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着一些“怪异”的举动,这是孩子在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

而学校也不应该因为这点小事而将家长叫来学校,反而学校应该鼓励孩子们跟加自由的发挥想象力。

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更也没有完美的家长,家长和孩子应该一起从错误的经历中成长,这才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意义。

而喜欢撒谎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坏孩子,撒谎是孩子某一阶段的成长天性。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找对的方法给予孩子改正,千万不要给孩子的撒谎急下定论。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对你撒谎,你会怎么办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4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