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凌晨冲上热搜神秘校友向武大捐赠7800

发布时间:2025/4/30 9:58:49   
1月18日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收到一笔万元的匿名捐赠款该笔款项为生命科学学院老校友捐赠出于感激当年武汉大学对学生的关爱和培养决定把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捐赠给母校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为了向恩师武汉大学生科院教授余先觉致敬他特将捐赠项目命名为“余先觉生命科学教育基金”用来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天(19日)凌晨#武大校友匿名向母校捐赠万元#冲上微博热搜截止1时30分阅读量已超万不少网友纷纷评论“武大校友给力”“有格局”“这是最好的传承”余先生的三件事对老校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余先觉先生(-年)是武汉大学生科院教授,著名鱼类学家。主要从事鱼类细胞遗传学研究。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任教。历任武汉大学教授、生物系遗传教研室主任,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等职务。余先觉年武汉大学学士毕业照。余先觉先生一生低调做人,创新为学,总是教导学生“先做好人,再做科研”,据该校友回忆,余先生的三件事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放进取的精神,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机会支持学生的发展;兼容并蓄的精神,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对祖国强烈的爱国精神,余先觉在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决然于年10月辗转回到祖国投身教育事业。老校友说捐款是他多年的夙愿记者19日凌晨电话采访了武大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邓小梅,了解了这次匿名捐赠的来龙去脉。邓小梅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位校友是余先觉先生的早期学生,他在年11月份就联系了现正在武汉大学生科院工作的余先觉先生的孙女余丽老师,提出了捐赠的想法。经过2个月的协商、准备,到今天终于全额汇款到账。限于匿名的要求,邓小梅不方便透露更多捐赠者信息,只是推测捐赠者应该在60岁以上,是一位教师或科技工作者,他将一生成果转化收入的大部分都捐赠出来了。这些信息也得到了余丽的印证。余先觉老先生的孙女余丽回忆说,她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年幼的她并不太了解爷爷的工作,只是觉得,别人家的爷爷好像每天都有时间陪孙辈玩,但自己的爷爷一天到晚都好忙,偶尔空闲会带着她做壁虎标本或爬珞珈山种小植物。她记得,家里总是不断有学生来来往往,有的是来向爷爷请教学术问题的,有的是来汇报实验进展的,而爷爷永远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对于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平等温和,没有老师架子,待人非常宽厚,记得学生若到了吃饭的点还在谈工作,他会让妈妈端上一碗盖着鸡蛋的面条,边招待边和学生谈事,那年代可是相当好的食物。余先觉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我听爷爷的学生说过,爷爷讲课没有口音,又非常风趣生动,很受学生欢迎。有时候爷爷上课会点一支雪茄,学生们会非常好奇。”余丽说,爷爷的学生们跟家里一直都有联系,所以这次这位匿名校友捐赠是直接来跟她联系的,她觉得很意外,也非常感动。“我和妈妈之前还劝过,担心他把财产捐出来以后生活没有保障,但校友说这是他多年的夙愿。”余先觉先生晚年。邓小梅表示,武大在武大学子心目中是“五美”之地,武汉大学具有自然之美、建筑之美、科学之美、人文之美和精神之美,“五美”撑起了武汉大学这座精神殿堂。武大对学子极为友好,武大学子对母校则具有极强的精神依恋,他们心中的一大梦想便是回馈母校。年武汉大学共接受校友捐赠30.43亿元排名全国第3据了解,今年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周年,这次校友匿名捐赠的“余先觉生命科学教育基金”将用于支持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助力学院发展事业,期待大学精神赓续传承。该基金每年将支出万元用于支持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人才引进项目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其中对被纳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的本科生提供大学四年全额学费。另据邓小梅介绍,近10年来,武汉大学广泛而深入地宣传母校认同感,也促进了武大校友踊跃捐赠的示范效应和聚集效应。近日,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最新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武汉大学累计接受校友捐赠30.43亿元,排名全国第3。(长江日报出品采写:记者周劼图片来源:武汉大学校友总会、武汉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2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