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壁虎 >> 壁虎生活环境 >> 雄县土语浅汇系列,雄县的动物们
〈四〉水虫类
小水飞虫——摇蚊
水面水中常见的一种小飞虫,越是静水或是臭水中越常见。此虫的体形虽然微小,可技能却很强大,能够在水中游、泥里钻、空中飞,确确实实的一个三栖强者。有时它们经常聚集在一起飞舞,很是让人厌烦,其实它们也只是萦绕着烦而已,对人并无其他危害。
打香油的——水黾(音:mǐn)
水黾这个生物是水系生物中的一个长住,除了不如小水飞虫那般的见水就有,可也差不太多,好像水存时久了也就有它们的居住了,也不知道它们是哪来的。水黾的最大特点就是“水上漂”,人们怀疑它之所以能在水上漂浮奔跑,是因为它们身上有一层油脂,所以就叫它们“打香油的”了。也确实在细看它们的时候,发现它们的身上是有一层油光的,而其能漂于水面原因是否如此,还真是不太清楚,只是这名字却是如此来的。
蛤蟆蝌儿(音:河摸剋儿)——蝌蚪
幼时水多,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有些不认识的小朋友们还会把它们当成小鱼儿呢!真是傻傻的分不清。
水龟儿——龙虱
扁平的一种甲壳虫,只是它们生活在水中,那对后腿也进化成了螺旋桨似的存在了。水龟儿在水中样子很好看,光亮亮的,如同水玻璃做成似的,经常被人们捉去养在水器里观看。
或许好多人们都觉得它们并不怎么蜇,可其实上那只是对人们来说,对于水中的一些生物来说,尤其是无鳞类的水族们来说,它们简直就是狼一般的存在。如那泥鳅,最是怕这家伙了,如果是遇到成群的龙虱,那几乎就是判了死刑了。
麻皮——水蛭
最讨厌的一种水中生物了,旧时的“野孩子们”哪一个没被它们吸咬过呀,无声无息无太大痛感的阴袭,简直是防不胜防。不过,虽然它对游泳的来说很可恨,只要捉住了都是用小棍把它们内外皮的反向串起,插在河滩上风晒干,可也都知道,它们是一种药材。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说这水蛭有麻醉做用,如果把它制成干粉混入烟丝里给人抽了,那么,那个人的嘴或许会被麻醉,不听使唤的总保持着抽烟式的样子,嘬嘬着个嘴儿,也不知道是否真假。
水刀螂——中华螳蝎蝽
这种类型的水中生物很难发现,如果不是潜水或是把水草打捞上来,是很难看到的。它们都有隐身的身体造型和保护色,与周围的芦苇棍没什么区别,也只有有经验的人才知道怎么找到它们。
跟头虫——孑孓(jiéjué)
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靠身体一屈一伸的翻动游泳,所以俗称跟头虫。孑孓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空气。
水蝎子——水虿
蜻蜓的幼儿,除了专吃蚊子的幼儿外,并无一点毒性,徒叫了个蝎名,难怪民间俗语里有一句“水蝎子不怎么蜇!”的俗话。
蜗蜗牛——蜗牛
这个就不赘述了,太常见了。
钵螺——河蚌
钵螺这个词不是指单一的某种河蚌,而是所有的扇形贝类都被称为“钵螺”。之所以被称为“钵螺”,和写这个“钵”字,都是我的揣度,觉得可能是因为这河蚌的外形如饭钵、钵盂而得,所以我就自做主张的写成这“钵螺”的样子,还真希望有识之士能给予些指点呢。
〈五〉爬虫类
地龙——蜥蜴
蜥蜴的种类很多,不过我们这好像只有这一种无鳞无甲小型的,旱地里狂奔的蜥种了。因其形如鲛龙,又生活在旱地里,所以就被俗称为“地龙”了。
蛤蟆、癞蛤蟆、疥蟆蛤(音:hé)——蟾蜍
一提起这“疥蟆蛤”这仨字就有种呲牙咧嘴的恶心感,就会想起它那一身的毒疙瘩(土音:gādā)。话虽这么说,可又不得不承认它的贡献比青蛙还大呢。
蛤蟆(音:河姆)——青蛙
虽然喃们这把青蛙也叫做蛤蟆(字同),但是叫法发音上却是不同于蛤蟆的,而是叫做“河姆”,以示与蛤蟆的区别。蛤蟆(音:河姆)不但没有蛤蟆的那一身毒疙瘩,而且还很水灵,又知道它们属于益虫,所以人们还是比较喜欢这些青蛙的。
蝎嘞虎子——壁虎
这也是一个让人恶心的家伙,好在它们是在帮人们灭杀蚊蝇蛾子的,所以人们与它们都保持着一定距离的相安无事。
长虫——蛇
这是个长有瘆人毛的东西,好像除了爱吃蛇肉的南方人外,好像就没有不怕它们的,尤其是它们还有一个“柳仙”的身份,人们都只是敬而远之,即使在家中发现了,也只是用棍子把它们挑出去扔掉也就是了,没有什么会无原无故的打死它们的。
说到扔它们来,人们还有一个传说,说这些长虫们都是认家的,即使你把它们扔的再远,它们也是会回来的,真不知道这蛇是否真的有这一能力。
〈六〉小型哺乳类
地狸猅子(音:dìlípǎizǐ)——鼹鼠
如果不在这里说一下的话,估计会有很多人只是知道其一个名字的,而不会把它们画等号的。
地狸猅子样貌如鼠,但也如秀珍版的小肥猪,小拱子,小尖嘴,但是又很肥硕。只是那对眼睛实在是小的可怜,不细细察看的话,都不敢确定那个小黑点就是它的眼睛!地狸猅子是一种庄稼地里的害虫,经常于地下啃食庄稼的根茎,不过它的药用价值却很高,相传它的食量很大,所以胆囊胆汁的就很发达,所以它的胆也就成了药用价值很高的药材了。
地羊——鼢鼠
地羊与地狸猅子几乎一样,也是个小胖墩、小眼睛、大前爪和扁身子,而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毛色上。地狸猅子的颜色以黑色的为多为主,而地羊的毛色则是以白色浅灰色的为多为主。只要你到了田地里,看到那平整的地面上有很多很长的浮土隆起,那就是地羊或是地狸猅子在地下钻行时造成的,它们可真是土行孙式的存在,太能钻了。
黄鼬——黄鼠狼
就喃们这一带来说,野外生物真的不算很多,也就那么几种,除了虫虫们比较普遍外,小动物的品都能数得过来。如老鼠、兔子、刺猬,还有原先存在着的狐狸等,真的没有多少。像今天介绍的这几种,也就是比较常见的几种了。
黄鼬这东西就甭多介绍了,那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一个东西了。民间传说,黄鼬也是五仙之一,而且是个性格怪癖的东西,只许它伤害人,而不能伤害它,否则它就会百般的“找向”那人了。所以人们即使很是恨它,可见到了真打死它们的人却不多。
地狗子——香鼬
地狗子与黄鼬长的差不多,也是个偷鸡摸鸭的东西,唯一不同的是,地狗子是个花脸,而黄鼬的全身却都是一抹(音:骂)黄的。
野狸——野猫
我一直都觉得那野猫很可能就是被丟弃了的家猫,可又一直有野猫的传说。我也曾经在野地里见到过它们,可就是不敢确定它们是野猫还是家猫,长的太一样了,也只是野的猫们有点不近人情,你怎样示好它们都不领情,依然的撇上你一眼后钻入庄稼地里就不见了。
大眼贼儿——大黄鼠
在小时候挖鼠仓的时候,经常会见到短而粗的鼠洞,有时望下去还能看到一双警惕的亮光闪着我们。本着除鼠和好奇的目的,总是要挖上几锄锨的。只是这下可把洞里那位给惹毛了,嗖的一声就蹿出来了。此鼠个大,尤其是眼睛,更大,而那尾巴也不是老鼠那样的条尾,而是散开的如同一根掃帚似的毛尾,现在想了想,它应该与松鼠更近一些。
刺刺猬——刺猬
这个也不用多说了,都知道。不过喃们这的一个传说或许别地的人不见的知道。那就是人们在吓乎这胆小如鼠的小东西时,总是嚷上几句“啵啵来了刀来了”的话,那刺猬马上就会被吓的缩成一团,不敢露头了。‘’啵啵‘’是什么?是喃们这里对狗的呼唤,不管是谁家的狗,只要这么一叫,它们都会有反应的,只是在看到你后它们再有什么反应就另说了。
〈七〉家禽家畜
草鸡——母鸡
我不知道这种叫法的由来,反正喃们这一带都这么叫。另外,按着鸡的不同的品种外貌,还有‘’胡子嘴儿‘’(鸡的一个品种,嘴边有很羽毛,如胡须状,故俗称胡子嘴儿)、‘’鼓鼓头‘’(也是鸡的一个品种,头顶上总有一撮子毛明显高出头部,像是一个鼓包似的,故得名鼓鼓头。)、‘’毛毛腿‘’(也是鸡的一个品种,不但是腿上有毛,甚至是脚上都长着些羽毛,所以得名毛毛腿了。)、‘’芦花鸡‘’(全身毛色中分散着芦花似的斑点纹)等等
草驴——母驴
与草鸡的叫法相同,也是不知道由来的。
叫驴——公驴
这个叫法倒是有点能解释,这公驴们就是爱叫唤,而母驴们在般都爱默不做声。
骒马——母马
与草鸡、草驴的叫法相同,只知其称,不知由来。
儿马——公马
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反正人们都这么叫。
牲口蛋子——泛指比较年幼的家畜,也借指毛头小子们。
老改——老母猪
据说是指不再生育了的老母猪,形如改了性别了似的,所以称为“老而改性”的简称“老改”。
狗羊子——青山羊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原来那“造反有理”的狗羊子们是青山羊,原先养有这些羊的时候,也只知道它们除了顽皮一些外,身体也皮实,不爱生病,宰出来的肉膻味也重一些。
〈八〉鸟类
老?、老家贼、老嘎等——麻雀
每个俗家名字貌似都有一定的道理。第一个合那叫声,总是???的叫着。第二个合上它们的钻洞,总是把人们的房屋钻出很多很长的洞来。另外它们总是与人偷粮抢粮吃,所以视为贼。而第三个可能在于它们的飞行了,跟个肉蛋儿的飞行,亦有贼快之意。
喯嗒木子——啄木鸟
这个俗称土名好理解,喯嗒,是指啄木鸟啄木的动作,而木子是指它们喯嗒的是么。
花蒲扇——戴胜
其实花蒲扇只是它的第二俗称,在它的头羽不展开时,人们都怀疑它是啄木鸟,所以也把它们叫做“喯嗒木子”,而一但发现它的头羽不同时,才有感的叫它们为“花蒲扇”。
唩喽——疑似田鹨
田野中常见,如麻雀般的体形而略大,只是身上的斑纹略为浓重些,而其叫声就是这类似于“唩喽”、“唩喽喽”的声音婉啭,故而音过来而称其为“唩喽”。“唩喽鸟”穴居,在草丛浓密出挖一个口杯似的小洞,铺上些细软的杂草就为巢。幼时下地时有遇到的,也有拾到它们的蛋的时候,其蛋如麻雀的蛋相似,只是稍大一些,而那上面的斑点花纹又像极了鹌鹑蛋,所以人们都怀疑这“唩喽”可能是鹑类的一种。
吹地呜——黄脚三趾鹑
这个也是几经周折查询了后才确定了的,真是不易,鸟类的确定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老鸹——乌鸦
这个好说,貌似并不只喃们这一带这么称呼它,好多地方都这么称呼它的。‘’天下的老鸹一般黑‘’吗!
野鸽子、大咯咕——斑鸠
起初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只是后来查阅了一个视频之后才确定,原来它们就是传说中的小斑鸠。
夜猫子——猫头鹰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这个称呼其实也很普遍的。
鸟类的区分真的很难,其实是还有很多种的,只是喃太过孤陋寡闻,连一些俗称名字都不知道,也就更无从查起和说明了。如“紫嘞黑儿”,只知道是因其叫声而得名的,至于它到底是什么鸟,我查了很多遍了,也没查出个相对应的来。
好了,今儿个就到这吧,咱们下次再接着聊,说了动物也该说说植物们了。其实所谓土语,不仅仅包括“土词”、“土语”,还包括“土音”和说话时的“土味”,在接下来的土语系列中,将会慢慢的白话起来,你就等着和我一起互动吧!好了再见!
张忠芳赞赏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