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古代的守宫砂是怎么回事,到底是真是假

发布时间:2023/10/24 13:33:14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在金庸的著作《神雕侠侣》中有这样的一个有趣片段,就是当初小龙女被尹志平占了便宜之后,自己手上的守宫砂就消失了,于是小龙女把这件事情给杨过背锅,还说是杨过把自己的守宫砂弄没了,傻乎乎的杨过还就真的信了。以前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十分好奇,究竟什么是守宫砂呢?这种东西是否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其具体作用又是什么?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我开始查阅资料,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些关于守宫砂的蛛丝马迹。

01守宫砂的历史来源

相传守宫砂最开始是发源于汉朝的,汉朝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大臣,名字叫做东方朔,当初他为了帮助皇帝更好地进行后宫妃子的管理,防止这些妃子与大臣之间私通,所以东方朔就想出来一种办法,通过在妃子手上点上守宫砂,这样一来,只要妃子与他人私通,守宫砂就会消失,从而皇帝就很容易发现问题了。这样的办法,实际上是十分有趣的,效果怎么样,我们暂且不说,就来说一说这个守宫砂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它是天生存在的还是怎么弄出来的呢?

02守宫砂的制作方式

一开始我在好奇,所谓的守宫砂到底是怎么由来的,后来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后,我发现,原来守宫砂真的在历史上有所记载,还说得有鼻子有眼,让人一时间居然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驳。守宫砂这个名字的由来,实际上也是有讲究的,守宫是一种壁虎的名字,这种壁虎颜色是朱砂红,并且经常蜿蜒起来,就像在守护宫殿一样,因此得名守宫,而守宫砂就是根据这种壁虎而得名的。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蜴,若守宫。——《说文解字》既然说到守宫砂以这种壁虎命名,自然是因为守宫砂与壁虎有关系,这就涉及到守宫砂的制作方法,根据一些资料来看的话,守宫砂的主要制作方法有下边这2种:第一种是根据《淮南子》中的记载来看的,制作守宫砂是需要将一只公壁虎和一只母壁虎一起放在一个瓮中,经过一百天的阴干,最后再将其拿出来碾碎,加一点水之后,就可以点在女子手腕上,这样一来也便成了守宫砂。取守宫新舍阴阳者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淮南子》这种守宫砂只有在女子与男子交合之后,才会迅速褪去,要不然就会一直存在女性的手上,因此人们用守宫砂来判断女子的贞洁情况,但是从这个制作过程来看,还是有些恶心的。第二种制作方法是在《博物志》中的记载,这个方法与《淮南子》有所不同,或者说是更加的繁琐一些,他们要用三斤朱砂加上牛羊脂肪来喂养壁虎,一直喂养到壁虎的身体变成赤红色,然后在五月初五这一天,用壁虎的血涂抹在女子的手上,这样也就形成了守宫砂。蜥蜴或名蜿蜒,以器养之,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肢体,终年不灭,唯房室事则灭。——《博物志》这种做法更加复杂,但是和《淮南子》中那种比较恶心和残忍的方法相比起来,又显得还要稍微仁慈一点,让人也容易接受一些。关于《博物志》中的这种方法,南朝名医陶弘景也曾给出了类似的说法:守宫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干末以涂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脱;不尔,如赤志,故名守宫。由此可见,在古代关于守宫砂的记载中,尤其是制作方式方面的记载,应该《博物志》中记载的这种方法更加常用一些,甚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曾对守宫进行过描述,足以见得在当时,这种东西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那么,守宫砂真的管用么?

03守宫砂是否管用

根据一些古人的解释,他们认为守宫砂中壁虎的血,是呈现出雌性的,当这种血与男性的雄性激素结合之后,就会瞬间褪去颜色,所以说守宫砂实际上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从我们现在的认知来看,守宫砂实际上就相当于是用红墨水在手上点了一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只要多洗几次手,这种东西就会消失,关于古人所说的什么阴阳结合之类的说法,完全是站不住脚的,毕竟守宫砂只是点在皮肤表面,又没有渗透到血液当中,根本就不存在雌性激素与雄性激素结合的说法。换言之,就算是真的进入到血液中,那这个守宫砂不就变成类似于今天纹身一样的东西了么,那想要除掉这种东西,更加不可能了。综上所述,守宫砂实际上就是一种封建社会对女性进行摧残的一种愚昧的做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也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虽然在很多文献当中都有所记载,但是真实的用途实际上不大,反而因为这种东西的存在,残害了多少女性的幸福生活,不得不说,古代女子的地位确实要低一些。

04结语

虽然我们对守宫砂进行了刨根问底的研究,但是最后发现的结果是这种东西完全没有什么作用,仅仅是一种人们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甚至没有在了完全可以再点上,姑且我们就把这种事情当作一种饭后谈资吧,切莫当真!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2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