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保护野生动物绝不是空话中工网

发布时间:2024/12/8 14:16:48   
把时间推回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明确规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一时间,“拒绝野味”成为全民共识,主流电商平台发起“电商无野行动”,对于有关野生动物制品和非法猎捕工具的举报线索,平台也能做到“一秒下架”“全网封杀”。时间来到一年后,《决定》执行情况如何呢?有媒体发现,电商平台一改前貌,摇身变为野味交易重灾区——“砗磲”“金钱蛇”“野生壁虎”不予搜索了,但换成“车渠”“白花蛇”“蛤蚧粉”就满目皆是,“毒鸟药”“高毒农药”变得少了,但“驱鸟剂”“防兽夹”等变着法子推送……一些不法商贩以谐音字、暗语等方式将野生动物制品及其盗猎工具在电商平台上重新上架,非法交易和盗捕盗猎活动大有借电商“还魂”之势。人们不免疑问,非法交易卷土重来,是因为“行业暗语”不断变形,平台无法覆盖到所有关键词吗?显然不是,平台词库的逻辑,并非是将所有词汇尽可能纳入其中,而是可以设定敏感词,实现对同音词、近义字的监控。这并非什么复杂的技术问题,在打击山寨商品、低俗营销等一众案例中,电商平台已充分展示了这种能力,甚至连图片识别都不在话下。基于这些观察,我们认为,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理由支持野味成为漏网之鱼。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平台道德水准的不断下滑。在媒体利用关键词搜索过“车渠”后,一家电商平台不仅持续推送砗磲制品,还展示了单个售价数千元的某品牌“象牙佛珠手链”。在记者发起线索举报之后,有平台不到4小时即给出了“举报不成立”的结论……这些事实或多或少地说明,少数平台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态,对“拒绝野味”监管不严。显然,这向买卖双方传递出了错误信号,更多的无辜野生动物或许因此被残害。重典才能治乱,猛药才能去疴。根据《电子商务法》第13条、第29条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2条、第51条等条款,电商平台对非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等行为负有法律责任。但在实践中,我们很少见到相关平台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司法部门应该出台更加详细的司法解释,敦促相关平台切实履行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义务;相关部门也要执法必严,对违法平台严惩不贷。花里胡哨的标语,震耳欲聋的口号,拯救不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教训,是应该落实到生活中的自觉行动。作为保护野生动物的关键一环,电商平台须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当好“防火墙”。(扶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1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