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堃院士开讲李校堃接受温州晚报小记者的采访“这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以后可以考虑进入我的研究生团队!”“探索科学的过程就像在探秘一个桃花源,一开始你只看到了一个小山洞,等到研究得越来越深之后才会发现洞后面的世界。”“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能坚持、能吃苦耐劳、能合作的人往往可以成功。”新年伊始,温州首位“本土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做客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给小学生们带来新年第一讲。李院士以《小因子大科学》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自己研究的项目、坚持研发的动力和研究科学需要具备的精神等,其间不仅连连爆出“此处应有掌声”等网络热词,更是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小学生进行了许多互动。在“院士讲坛”活动结束后,温州晚报小记者采访了这位温和、从容、亲切的本土院士。究竟孩子们的掌声是为了李校堃院士的哪些经历而响起的?温州晚报的小记者们又采访到了院士的哪些“小秘密”?□施滢滢/文图片由学校提供大院士给小学生授课——科学要从娃娃抓起“希望‘院士大讲坛梦想小学堂’可以在你们心里播下科学的种子,让你们在专注学习、快乐玩耍的同时,保持好奇心去探索世界、改造世界。”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校长陈加仓的一段话开启了该校“院士论坛”的第一讲,由李校堃院士主讲《小因子大科学》。“谁抓过壁虎和蜥蜴吗?”“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壁虎没了尾巴会怎么样?蚯蚓如果被切成两半会怎么样?”随着李校堃院士问题的抛出,台下学生们的发言热情格外高涨。有的说“壁虎的尾巴会慢慢再长出来”,还有的说:“蚯蚓切成两半后,一般还会在地上扭动,不会像其他动物一样马上死掉”,更有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大肠杆菌是什么。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李院士也给出了高度评价:“孩子们都非常有科学意识!”李院士说自己研究的“生长因子”就是基于发现这些动物体内有一种物质,其基因与再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一研究,用了长达30来年的时间。从被人质疑再到领跑世界的经历,李院士说最高兴的还是自己能够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留下一笔,他认为这是最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李院士表示自己能坚持多年,曾经还有过两个月不出实验室、累到躺在地上睡着、与实验小白鼠共盖毯子的经历,都是源于对科学执着的精神,他希望在座的孩子们也要从小培养这样的精神和品质。“坚持很难,坚持再坚持是最难的,但胜利就是这么来的。”从自己儿时艰辛的求学路到大学时不惜把自己当成实验对象的故事,让孩子们接连不断地鼓掌。最后,李院士勉励孩子们:“人就是一滴水,只有投入大海,才能润泽万物,才不会干涸。我们只有投身于社会,为社会带来贡献,才能发挥属于个人的价值。”问及为何会到小学开讲时,李院士从口袋里掏出了院士证,翻到“院士的义务和权利”一页,指着那行“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说:“给小学生授课,就像在播种,虽然不知道哪个时刻他们会发芽,但是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只有从娃娃抓起,今后才能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科学的影子。”据了解,此次李校堃院士还将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与自己的母校——陕西省富平县莲湖学校进行结对,今后两所学校将开展系列活动。小记者采访大院士——您的梦想和兴趣爱好是什么?晚报小记者采访大院士时,五(6)班康钰涵一上来便以一句“我们是陕西老乡啊”,与李院士握手并打开了话匣子。对于孩子们的问题,李院士不仅耐心地一一解答,甚至还反过来采访小记者王洵之有什么样的兴趣和理想等,而在小记者回答过程中,李院士还拿出手机将他的一言一语都录了下来,孩子逗趣的回答也让现场笑声不断。五(6)班康钰涵:请问做科学研究是您从小的梦想吗?李院士:科学研究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兴趣,产生爱好,产生追求,到最后才会变成一生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在某一领域的兴趣,好好学习。康钰涵: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些您学习上的好方法?李院士:我当学生的时候,并不是每一次都拿到第一名的,但成绩基本上是名列前茅的。我觉得学习不是靠聪明,而是靠踏实、刻苦和认真。五(1)班陈若菲:是什么让您坚持到最后的呢?李院士:是对科学的热爱、追求,是对完成国家的使命和民族责任的使命感。陈若菲:那在研究的过程中,让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李院士:在研究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已经搞不下去了,已经心灰意冷,没有办法了,但是最后呢,我很感激自己又能坚定信心,重新振作起来,能够沿着这个路继续走下去。人呢,不管干什么事,都有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地想放弃,但最后人和人的差距,就是别人放弃了,你能继续前行,最后你成功了。五(5)班胡侯云哲:请问您在工作科研之余有哪些兴趣爱好?李院士:兴趣爱好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朗诵诗歌、欣赏风景、游泳、听音乐、跑步、登山,都可以释放许多压力,兴趣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大院士反问小记者——小朋友,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李院士:小朋友,你有什么兴趣爱好?二(6)班王洵之:天文学李院士:为什么?王洵之:自从爸爸给我讲了爱因斯坦的故事以后,我的脑袋里就产生了一堆天文学的知识。李院士:都有什么知识呢?王洵之:我知道有“广义相对论”,还有在太阳系内的行星中,冥王星被踢出去了。李院士:你有想过去遨游太空吗?王洵之:我怕从外太空回来的时候,我弟弟比我老了,不认识我了!李院士:你想想,外太空是不是有生命?王洵之:当然有生命!李院士:那很好啊,以后我们可以到外星球玩去了!等地球衰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到另外一个星球去!任何事情都有衰老的过程,都有开始到死亡的过程,地球也是一样。所以,探索宇宙就是给人类探索另外一个生存空间,成为更好的家园。你以后要学天文,很好啊!王洵之:好多科学家都有研究天文学。比如说: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哥白尼!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