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吃蜂蜜凉粽,赏火红榴花,听小布讲有滋有味

发布时间:2022/9/2 14:20:14   

转眼间,就到了年中。

在这个仲夏时节里,西安发布原创音频栏目《听见西安的声音》又和大家见面啦!

在今天的特别节目中

主播小雪、小克用青春的音色

和大家一起来聊聊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安康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那我们西安、陕西地区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下面,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

陕西的端午节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古风盎然,颇有情趣。陕西人过端午节一般从农历四底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五日。其中,也有很多讲究和特别之处。

端午节,西安人怎么吃

端午节的早上,西安人一般要吃鸡蛋、粽子、油糕、麻花,中午要吃臊子面。

臊子面

说到端午节的必需品粽子,在陕西也有很多讲究,因为西安人特别擅长制作精致的粽子。陕西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稍有不同,一般是三角形状。小雪、小克在音频中提到的竹叶是“箬竹”叶,而北方一般用的是苇叶。叶子里面的配料,陕西人不像南方人那样喜欢用糯米、绿豆、猪肉、五香粉,而是在糯米里加红枣、花生米,吃起来特别清甜可口。或者只用上好的糯米,吃的时候再加上蜂蜜特别香甜爽口。

现在在西安的小吃摊上,包括回民街里,蜂蜜凉粽子是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也是外地游客热衷的西安特色美食之一。

蜂蜜凉粽子

佩戴“五彩缕”

端午节期间,西安人也热衷佩戴“五彩缕”。顾名思义是由五种颜色的彩线合成的,据说在汉代时就有了这种习俗,当时是将白线染成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然后拧成彩缕。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冲走。陕西地区的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

佩戴“五毒肚兜”

主要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五毒肚兜在陕西最为盛行,它含有更多的巫术意义。五毒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癞蛤蟆等。这几种动物都是带毒的,咬人之后能使人中毒。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而五月又是这些动物活跃的时期,所以在端午节时,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毒。绣制带有五毒图案的肚兜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有滋有味的“陕西端午节”

其实,在旧时候,陕西的端午节活动并不多。原因是农历五月端午的时候,陕西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已经成熟了,人们忙于收割,所以节日的庆祝与农事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社会,农民农忙时不那么忙了,可人们至今还是习惯从四月底开始到端午当天,由出嫁的女儿给娘家送些粽子、油糕、绿豆糕等。所以,陕西人的端午虽然时遇农忙,可仍过的有滋有味。

五毒肚兜雄黄酒,

彩缕艾草香荷包,

鸡蛋麻花枣粽子,

油糕特色哨子面。

纯朴民风中可见陕西人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内心世界。

西安市花——榴花,花开端午

端午前后,西安市的市花石榴花就要开了,大家不妨趁这时候去赏赏石榴花,想必也别有一番情趣。

到了现代,西安的端午节活动也是非常多的。每年,我们也能在家门口看到热闹的龙舟赛。尤其是今年,伴随着“夏爽中国·嗨西安”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在这个小长假和即将到来的暑假里,有非常多的相关活动等着市民朋友和五湖四海的游客去参与体验,共度火辣的夏日时光。

年中了,暑气渐长

端午节让我们又“团圆”在一起,

最后,小布送大家一首端午节的诗词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再次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同时,也欢迎您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3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