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壁虎 >> 壁虎的种类 >> 它消失40年,被命名为ldquo灭绝
欢迎来到自然小喇叭栏目,你正在收看的是第六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这些新鲜有趣的自然研究和新闻:
1)螃蟹为何齐齐过马路;
2)名为“灭绝”的花,竟然没有灭绝;
3)壁虎进食前为何疯狂摇头;
4)鱿鱼也会变色了;
5)一条在岁英年早逝的鲨鱼;
6)一种奇特的鱿鱼:深海里的大草莓。
过马路的螃蟹大军
最近,古巴出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成千上万的螃蟹过马路!
图
RamonEspinosa/APPhoto
这种螃蟹叫做乡野地蟹(Gecarcinusruricola),生活在古巴和安德列斯群岛。每年的4~5月,它们都会为了交配和繁殖踏上漫长的旅途,从森林出发,向猪湾迁徙。
在迁徙的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乡野地蟹会在人类的生活区域“借道”,穿越大街小巷和高速公路。对游客来说,这可能是前所未见的奇观,但对当地人来说,行色匆匆的地蟹已经是城市的常客了。
它们的目的地是猪湾
P.Lindgren/WikimediaCommons
但是,人类的生活区对地蟹来说危险重重。每年大约有万只地蟹在路上死于非命,而最主要的死因就是被车辆压死。地蟹一般需要一分半的时间才能穿过马路,司机看到地蟹时,就算试图转弯避让,往往也已经来不及了。而螃蟹的反抗措施,也常常令司机感到头疼——它们觉得受到威胁时,就会用钳子刺破轮胎。
乡野地蟹在古巴过马路
RamonEspinosa/APPhoto
这场大迁徙将会持续到7月。3月底,市政当局就已经向居民发出警示,让大家尽量不要在早晨和夜晚开车上路,因为这是地蟹最喜欢的赶路时间。环保主义者还希望,在迁徙的关键时期,暂停使用地蟹行动的主要道路,给地蟹让路。
没有灭绝的“灭绝”花
科学家将一种已经灭绝的植物命名为“灭绝”,但最近,“灭绝”又重新出现了!
在安第斯山脉山脚下的圣提涅拉(Centinela)地区,这里的森林有很多独特的植物,被称为“热带植物学家的神话之地”。然而,在年代,这片森林几乎被完全砍伐并开垦成农田,大多数特有的植物也随之灭绝。
年,科学家根据标本,首次描述了一种橘色的热带野花,它就曾经生活在圣提涅拉的森林里。植物学家认为这种花已经灭绝,于是将它命名为Gasteranthusextinctus,种加词“extinctus”就是灭绝的意思,他们希望这个名字能够起到警示作用。
亮橘色的“灭绝”花,在森林中独树一帜
RileyFortier
没想到,去年,当植物学家再次探索这片残存的森林,他们竟然找到了一种橘色的花——根据植物标本图和文本描述,这正是“灭绝”!
植物学家始终没有完全放弃这片被摧残的森林。过去10多年里,他们不断回到森林中,寻找可能的希望,才最终找到地球上仅剩的“灭绝”。研究者不想伤害它们,只收集了一些落花,带回去进行DNA分析。虽然它们仍然处于高度濒危状态,但“灭绝”花没有灭绝,已经是个让人燃起希望的好消息了。这一新发现在4月15日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
进食前疯狂摇头的壁虎
壁虎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当它看到蝎子,就会突然变疯狂!
科学家给带斑壁虎(Coleonyxvariegatus)喂了蝎子和其他猎物。结果发现,当壁虎看到蝎子,就会瞬间变身“摇头杀手”,一口咬住蝎子然后疯狂甩头,随后迅速将蝎子吞下,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
狂暴模式下的壁虎
参考文献[3]
科学家以每秒帧拍下了这一过程,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旦叼住蝎子,壁虎就会开启狂暴模式,来回旋转头部和身体,将蝎子砸向地面。科学家认为,这可以让壁虎更安全地吃到蝎子:一方面,在实验中,62%的蝎子在被壁虎猛晃后无法动弹,任由壁虎摆布;另一方面,90%的壁虎在捕捉蝎子时被蛰伤,而摇晃蝎子可以降低壁虎被蛰的可能性,把蝎子砸向地面还可以折断它们身上的毒刺。
能变色的鱿鱼
研究发现,鱿鱼和章鱼、乌贼一样会依据环境变色。
日本的一个海洋科学站饲养了很多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lessoniana)。拟乌贼属于枪形目,分类上属于鱿鱼。有一次,研究者在清除水箱里的藻类时意外发现,当水箱表面逐渐变干净时,鱿鱼也开始变色了!
鱿鱼变色实验
参考文献[4]
于是,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清洗了半个水箱,另一半依然布满了藻类,然后捕捉鱿鱼在水箱中的颜色变化。结果,当鱿鱼在干净的一侧时,它们是浅色的;当它们到了有藻类的一侧,就会迅速变成黑色。
在藻类上方的鱿鱼和在干净表面上的鱿鱼,颜色完全不同
参考文献[4]
从上方看鱿鱼变色过程|参考文献[4]这是科学家们第一次在鱿鱼身上发现这种根据环境变色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它们就可以更好地隐藏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逃过天敌的法眼。
死于岁的年轻鲨鱼
英国沙滩上发现了一条非常珍稀的格陵兰睡鲨(SomniosusMicrocephalus),可惜,它已经搁浅并死亡了。
图
CornwallMarinePathologyTeam
格陵兰睡鲨生活在北极和北大西洋的多米深处,神秘又濒危。发现它的遗骸以后,研究者立即进行了尸检。它的大脑变色并充血,周围的液体也非常浑浊,脑液中还发现了巴氏杆菌,很可能是因感染巴氏杆菌而患了脑膜炎。
鲨鱼尸体被运回去进行尸检
CornwallMarinePathologyTeam
研究者推测,正是因为得了脑膜炎,这条鲨鱼离开了自己生活的深水区,最终不幸搁浅。它胸鳍周围的软组织出血了,胃里还有淤泥,说明它被冲上岸时还活着,但后来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这条鲨鱼身长4米,体重公斤,约岁——这个年纪在格陵兰睡鲨里仍算很年轻。格陵兰睡鲨的寿命特别长,一项年的研究表明,它们至少可以活到岁,甚至有可能活到岁以上。
长得像草莓的鱿鱼
在美国加州,研究者在米深的海水里拍到了长得像草莓的鱿鱼——而且,它真的叫做草莓鱿鱼(Histioteuthisheteropsis)。
它似乎没有注意到镜头,依然顾自游动着
MBARI
草莓鱿鱼身上布满了“草莓种子”,这是它们发光的结构。它的两眼不对称:左眼巨大且为黄绿色,右眼小且为黑色。大眼睛可以帮助它们在昏暗的水中寻找食物,小眼睛则可以迅速定位捕食者和猎物发出的生物光。
在这张图里,右边是草莓鱿鱼的大眼睛,左边是小眼睛
MBARI
草莓鱿鱼看起来鲜红明亮,似乎很容易被捕食者发现,但其实不然。红色光并不会到达深海,因此它们不会反射红色光,在捕食者眼里,它们看起来黑黑的,和昏暗的深海融为一体。
点击视频,观看更多草莓鱿鱼??
参考文献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