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为什么说优秀的幼师,不能只靠爱心伊顿

发布时间:2024/9/17 12:14:29   

“如果说中小学的老师们是超人,那么幼儿园的老师,就是超人中的‘战斗机’。”

你眼里普普通通的幼师,可能个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他同时是美术老师、声乐老师、手工老师、舞蹈老师……,同时还是心理咨询师、营养学家、谈判专家、调解员……,样样都会,真正的“全能王”。

这也意味着,持续学习、不断精进,就成了幼师的常态。

为更多了解这方面的故事,我们找到了南京城际金域缇香校园的陈晓燕老师,她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

1)只有爱孩子的心是不够的,必须专业、有方法;

2)“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对幼师的最好注解。

于是,接下来我们会看到,陈晓燕老师和她的同行者,是如何在这条路上,奋力奔跑,片刻不曾停歇。

”7:40,陈晓燕老师已经来到了伊顿幼儿园的教室,消毒、擦拭教具,做环境准备;接下来一天都在带孩子进行蒙台梭利工作、吃点心,和上英文集体课。16:00,把孩子送到家长的手里,这时还有很多工作在等待着她:整理教室环境,写每周观察记录、教育随笔,以及和老师、家长一对一沟通孩子的情况。回家后继续学习蒙台梭利专业知识,同时以音频、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一直学习到深夜。以上就是她作为幼儿园老师的一天。这差不多也是陈老师从事蒙台梭利教育8年来的日常。是什么支撑她一路持续学习自我提升?是什么让她成为懂孩子的老师?爱心和专业如何帮她成就孩子?下面是陈晓燕老师的故事分享。从到她的课堂太有趣!“陈老师,我的牙齿掉了!”“恭喜你长大了,现在我们一起找个盒子,把牙齿装起来带回家吧。”“可是牙齿不见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小千同学找到他失踪的牙齿吧。”在南京金域缇香校园的一间蒙台梭利教室里,小朋友们和陈老师一起,开始了。有在柜子底下找的,有在椅子底下找的,有的孩子甚至趴在地板上仔细找,这时一个小朋友突然冒出来一句:“我们这不是在满地找牙吗?”就在这时,陈老师发现了卡在小千衣服里的牙齿。又一个小朋友大声说:“这不是骑驴找驴吗?”听懂的大孩子捧着肚子笑完了,又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和听不懂的小朋友解释什么是。接着,陈老师又通过情景再现的模式,让班级里的大小朋友们,深刻记住了这两个词组。听陈老师讲述这段“掉牙趣事”时,我脑子里浮现出那句经典的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陈老师就像那棵树、那朵云,她懂得如何用专业且有爱的方法,去做孩子快乐发展的领路人,和健康成长的守护者。8年来不间断考证、学习只为陪伴孩子更好地成长“真羡慕你们每天只用陪孩子玩就够了。”作为幼儿园老师,陈老师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但从事蒙台梭利教育8年来,陈老师和她的同行者清楚:做孩子快乐发展的领路人,不是简单陪玩,更需要专业能力。一个优秀的幼儿园老师,要能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孩子行为,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而她接下来讲述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这份专业是如何在孩子身上“开花结果”。一次,陈老师给6岁的小千同学示范了金属嵌板(一种蒙台梭利教具)的工作后,小千把两个金属嵌板叠在一起,画出了一个钻石,这是其他孩子没画过的创意形状。坐在一旁观察的陈老师,送出了鼓励:“老师觉得你创新特别好,希望你下一次还能创造出新的图案。”及时的正向反馈效果很不错,在后续观察和记录中,陈老师有很多孩子的好消息和家长分享:这个6岁的孩子表现得越来越好,他发挥创意做了很多跟钻石有关的工作。比如蒙台梭利教室里有一个要用橡皮筋去摆各种形状的工作,小千会拿橡皮筋拼搭出钻石的形状。不仅如此,走进陈老师所在的伊顿幼儿园,我们会看到,这里的孩子除了有创造力,还有这些明显的特质:专注力强:每天反复操作蒙台梭利教具,沉浸在工作中,一点一滴锻炼自己的专注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有自己的主意,知道每天要做什么工作;非常自信:敢于在集体面前去表达自己,经常有孩子主动要求用教室里的钢琴,弹歌曲给大家听,同时因为自信,这些孩子也善于合作且友好。一个优秀的幼儿园老师,不仅能知道孩子为什么哭为什么笑,知道怎么科学爱孩子,还能让老师的一个个观察、一句句反馈,都像一束光,照亮孩子成长的每一种可能性。一位有爱且专业的幼儿园老师一定是终身学习者把时间线拉回到几年前,我们会了解到更多陈老师的成长故事。年秋,陈老师参加了美国蒙台梭利3-6岁的教师培训,年取得国际认证证书。那时,蒙台梭利进修学院院长张博士的一句话,启发了她:“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蒙台梭利老师,那一定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在这之后,她获得了很多专业证书,包括蒙氏教师资格、幼儿园职业园长(高级)、蒙特梭利家庭教育讲师、国际绘本师资高阶证书、德国福禄贝尔最高认证Diplom证书、高级公共营养师……AMS学习这些都是她成长的见证,也是她陪伴孩子成为最好自己的专业底气。然而,在这条路上,陈老师也常遭遇误解:“一个幼师,爱和用心就够了,考证反而浪费了时间。”对这种质疑,陈老师并不生气,因为她明白:“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老师,光有爱孩子的心是不够的。如果我不去参加这些学习,可能我每天只能看到孩子开心或者难过,他哭了我可能没有办法去用非常专业的角度去了解他,为什么他会因为这个事情去哭。“当学完以后我会去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他的发展,更科学的去理解孩子,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帮助他。”也正是这种使命感,激励着陈老师,一路“升级打怪”:她培训时遇到过各种困难,但依然坚持了下来,在完成每日高强度学习之后,下课后还要留下来一起练习操作教具、拍照,回去后熬夜整理教案,形成自己的手册;AMS手册她实践时做出了很多成果,在音频平台录制《我和我的孩子》《生命重要的前三年》《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又学习绘本视频录制,疫情期间参与建邺区的语言组的线上课堂的视频制作,《小壁虎借尾巴》的绘本故事,被建邺区平台录用……一个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到专业、有方法的爱?在陈老师的采访中,我总结了下面四点:“

首先要富有活力,情感积极向上,对孩子充满爱心,每一个人看到孩子都非常喜欢,热爱自己的这份教育事业;

二是有非常丰富的专业技能,有独特创新的教学方法,善于反思;

三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问题,非常的善于思考;

四是持续学习。继续教育学习,或者经常去看书。就像陈老师所在校园的园长、老师,他们作为优秀的资深老师,同样在持续学习。

”正如陈晓燕老师在采访中所强调的:“我希望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透过孩子细微的眼神、表情和不经意的动作去感受他们的内心。我们去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交流,都是为了去提升这种专业技能,希望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能够更科学地去爱他们。”伊顿孩子的表现,也一次又一次验证了这一观点:爱是本能,教是智慧。当老师用专业、有方法的爱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长就会肉眼可见。最后,在这条持续学习、提升自我的路上,同时也在这条陪伴孩子成长为最好自己的路上,相信陈老师和她的同行者,会继续走下去。受访老师陈晓燕|南京城际金域缇香校园主讲,从事8年蒙台梭利教育,一位学习型老师。践行“学习永无止境、用心对待孩子”的她,年秋参加了美国蒙台梭利3-6岁教师培训,年取得国际认证证书。同时还获得了幼儿园职业园长(高级)、蒙台梭利家庭教育讲师、国际绘本师资高阶证书、高级公共营养师等证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7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