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五月五过端午,除了吃粽子划龙舟,还有六大

发布时间:2025/6/12 18:11:41   
端午节,又叫龙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年入选世界非遗。端午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涵盖星象文化、人文哲学,集全国各地多种民俗为一体,是一个全国性的盛大节日。五月五过端午,来不及感慨时间飞逝,也来不及欣赏“五月五日天晴朗,杨花绕江啼晓鹰”。面对隆重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端午还有哪些民间习俗?其中有六大习俗少不了,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一、挂艾草和菖蒲“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朝诗人殷晓藩身处大唐京都,面对即将到来的佳节,禁不住老泪纵横。人这一辈子,要过很多端午,也不知要挂多少艾草和菖蒲。《荆楚岁时记》有载道:“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意思是说人们争相将采艾,将艾草挂在门口,用来驱散毒气。艾草可驱虫,更可治病。五月的艾草含油极多,功效极好。这个时候悬挂艾草,可以有效的达到祛,防蚊的效果。二、放纸鸢“凭一片纸的天飞,何故声扬欲作威”。纸鸢,在过去都是人们自己亲手做的,小时候在老家农村,家家户户,孩子成群。年长的孩子会撺掇小家伙们,回家拿来竹子与不要的报纸。历经敲敲打打,一个纸鸢便出现了。在上面涂上染料,在一个有风的天气里,相约作伴放纸鸢,奔跑于田野之上。纸鸢是老一辈人的童年,现在的小孩子们,都是放从商店里购买的风筝。虽说价格不贵,飞在空中比手工做的纸鸢不知道稳定多少倍,但是那种亲手做的感觉还是比不了。在很多时候,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加有趣。三、系五色丝五色丝,代表着五行。分别是青、红、白、黑、黄。五色丝线系在手臂上,是端午节的独特习俗。虽然现在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但在一些农村还在流行。且到了现代之后,五色丝也演变成了其它形式,比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等。四、画额头画额头,现在也很流行。《河曲县志》亦载道:“端午饮用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可却病延年”。意思是在端午节,需要饮用雄黄酒,还要将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额头上,两手以及足心,可以祛除病痛、延年益寿。值得一提的是,小孩额头上用雄黄酒画“王”字。首先,雄黄酒可以驱毒(这是古人的普遍认知)。第二,“王”一般代表着猛虎,猛虎在古代森林中是近乎无敌的存在,借猛虎之势来去除灾邪,饱含人们的祝福。五、拜神祭祖在我国,很多节日都有祭祖说法。中国人虽不信鬼神,但尊奉先人。我们认为逝去之人仍在看着我们,保佑着我们。因此,每逢佳节,一定要对逝去之人表示自己的怀念,祈求他们能够保佑我们,一年到头顺顺利利。有道是:“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六、躲避五毒端午临近夏至,雨水渐多,温度渐高,许多细菌、生物开始活动。对于天地之间的伟力,人最是忌讳。随着天气愈发多变,人们认为便认为是由端午引起的。于是很多时候,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端午代表着“毒日”。人们认为五月端午这一天,五毒会出没,五毒分别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为了提防五毒进入家门,要在屋中贴五毒图,或者用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针刺于五毒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人们的想法不无道理。夏至之后,农村田间蛙声一片,毒蛇、蜈蚣等早早开始活动,天气学湿热,这些毒物活动便频繁。一旦伤了人,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可是要受大罪了。结语临近端午,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便是吃粽子和赛龙舟。端午佳节,作为一个盛大的节日,除了上面介绍的六种习俗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习俗。毕竟我国地域广袤,不仅气候差异显著,人文差异亦如此。由此诞生了许多千奇百怪的民俗,比如在某些地方端午流行打午时水、浸龙舟水、熏仓术等等。千年的时光足以让文明更加繁盛,事实的确如此。仅仅一个端午佳节便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民俗习惯,更何况每一个民俗习惯,都蕴藏着古人的智慧,暗合科学道理。对于今人来说,“接的住”是必要的,传下去才是关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6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