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学术头条新研究称新冠病毒会感染内耳,宇航

发布时间:2022/10/15 19:22:10   

新研究称新冠病毒会感染内耳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马萨诸塞州眼耳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确会感染人的内耳细胞,包括对听力和平衡能力至关重要的毛细胞。研究还发现,在人内耳组织中观察到的感染模式,与对具有多种耳朵相关症状的新冠患者的研究中观察到的症状一致。

低成本新型镜像肽可中和新冠病毒

近日,加拿大研究人员研制出了能中和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的化合物——D-肽,可以中和病毒并阻止其感染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细胞。这些化合物被称为镜像肽,拥有独特的化学性质,适合用来开发低成本的抗病毒疗法。该研究主要作者、多伦多大学分子遗传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菲利普·金说:“镜像肽的一大优势是能长期保持稳定,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你可以想象用它们制成一种鼻喷雾剂,用于预防感染。”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2组卫星

11月3日15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将遥感三十二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次飞行。

宇航员在太空中种辣椒

有史以来第一次,NASA的宇航员们用自己种的辣椒做了墨西哥玉米饼。10月29日,他们在推特上写到“星期五大餐!丰收以后我们终于尝到了红辣椒和绿辣椒。”据悉这是NASA植物栖息地-04实验的一部分,更多的辣椒将被送回地球进行分析。

首个!QCFD量子计算软件可高效模拟风洞试验

从合肥高新区了解到。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本源量子日前正式发布软件“本源量禹”(OriginQQCFD),这也是国内首款量子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据悉,该软件基于量子有限体积法,能实现对CFD仿真计算的亚线性加速。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更高效模拟风洞试验。未来,量子计算流体力学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天气预报等多个领域。以航天航空为例,量子计算一旦赋能流体力学,便可助力制造出更节能的飞机,降低航旅的碳排放量,从而对环境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草鱼类起源于万年前的中国西部

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采自内蒙古、青海、江苏等地的两个似草鱼的绝灭属、种和两个草鱼绝灭种的咽齿化石,以及现代草鱼咽齿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草鱼类可能起源于万年前的渐新世早期中国西部的一种肉食性鱼类。

制衣材料有“记忆”服装上演“变形记”

近日,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挤压成型工艺制成了一种形状记忆材料,这种材料能在变形后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是一种属于智能材料的形状记忆材料,其能够“记住”第一次成型时的初始形状,在适当条件下它会呈现临时形状,但当受到热、光、电等外界刺激时,其又可以从临时形状回到初始形状。

超高带宽的动态随机存储器问世

韩国SK海力士日前宣布,该公司开发成功HBM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每秒能够处理GB的数据,内置ECC校检。该HBM3DRAM将以16GB和24GB两种容量上市。其中24GB是业界目前最大容量。在24GB产品中,单品DRAM芯片的高度被磨削到约30μm,使用TSV技术垂直连接12个芯片。

日本团队开发手语文字转换系统

日前,日本电气通信大学(东京)和软银公司开发出利用人工智能(AI),把手语即时转换为日语文字的系统。此系统设置在日本地方政府的办事窗口等处,为与听障人士沟通提供辅助。今后,此系统或许会在智能手机上面众。

Facebook将关闭面部识别系统

Facebook周二宣布,将关闭其面部识别系统,并删除超过10亿人的面部识别信息。目前Facebook上超过三分之一的日常活跃用户已经选择了人脸识别设置。虽然Facebook不会终止开发这项技术,但由于美国越来越严苛的法律规制,Facebook将不再大面积使用面部识别。

机器人用磁力地清除太空垃圾

NASA的数据显示,目前太空中有超过2.7万块垒球大小的碎片在围绕地球环绕,移动速度高达每小时英里。犹他大学机械工程学团队提出了用旋转磁铁操纵轨道垃圾的方法。有朝一日机器人可以在远距离操作的情况下,将碎片移动到更远的太空,解除对地球威胁。

干细胞辅助壁虎再生“完美”尾巴,为人类治疗难以愈合的伤口提供新途径

再生身体部位绝非易事!尽管一些蜥蜴可以长回它们被切断的尾巴,但重新长出来的只是一条不完美的软骨管。《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表示,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借助基因编辑干细胞,帮助鳞趾壁虎再生出了更完美的尾巴。这项研究是人类发展再生疗法的一大进步,有望帮助人类治疗难以愈合的伤口。

我国科学家破解精神分裂症肠道-免疫-脑轴新机制

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医院马现仓、朱峰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以《系统生物学评价细胞因子对细菌和真菌响应变化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为题,于11月2日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杂志旗下国际精神疾病领域顶级期刊《分子精神病学》在线发表,该成果深刻揭示了精神分裂症肠道-免疫-脑轴机制。

透析治疗向精准医学迈出重要一步

近日,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水通道蛋白-1(AQP1)的一个常见基因变异会减少细胞膜中水通道的数量,进而增加因肾功能衰竭而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相关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世界首例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问世

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生物院)获悉,该院与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单碱基编辑器对葡萄糖激酶进行点突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细胞发现》。

人工智能模型解析蛋白质-糖类结构

来自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ofYork)的一项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创造出更完整的蛋白质结构模型,使研究者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周围的糖类分子。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软件,在Deepmind开发的蛋白质结构预测AI程序AlphaFold创建的模型中添加缺失的糖成分。相关文章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

研究发现汉族男性中与同性性取向相关的2个基因位点

已有研究表明,同性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多数此类遗传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8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