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壁虎 >> 壁虎的繁衍 >> 困惑堂医话中药之仙蟾蛤蚧
蛤蚧是一种名贵而味美的动物药,有“仙蟾”之称。中医将其列为补虚药中的补阳药类。
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
蛤蚧,又名蛤蟹、大壁虎,《本草纲目》称其为“仙蟾”,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蛤蚧性平味咸,入肺、肾经,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肺萎、喘咳、咯血、消渴、阳痿等。蛤蚧多栖树洞山岩中或墙壁上,扑食昆虫、小鸟等为食。现代研究表明,蛤蚧的提取液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本草纲目》引《顾玠海搓录》云:“蛤蚧牝牡上下相呼,累日,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曝干售之。”
西汉杨雄在《杨雄方言》中曰:“桂林之中守宫能鸣者,俗谓之蛤蚧,盖相似也。”清代赵翼《岭南物产图》曰:“蛤蚧脰能鸣,蟾蜍眉有毒。”似也在描写“牝牡相呼”。现代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戏答谢严文井兄送蛤蚧酒》曰:“早知蛤蚧壮元阳,妻老敦伦事久忘。偶见红颜犹崛起,自惭白发尚能狂。久经考验金刚体,何用催情玉女方。圣世而今斥异化,莫谈污染守纲常。”
国医大师朱良春用蛤蚧的经验方两则:
1朱氏甲方参蛤散:方用蛤蚧1对,红参20克,北沙参20克,紫河车24克,麦冬12克,化橘红12克,共研细粉,每服3克,日服2~3次,症状改善后每日1次。主治顽固虚喘属肾不纳气者。
2朱氏补肾丸:方用蛤蚧1对,熟地黄、菟丝子、金樱子、巴戟天、肉苁蓉各45克,紫河车3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小,每日早晚各服6克。主治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滑精。
食疗方:
将蛤蚧一对,洗净,不去头足,撕成小碎片,用干净纱布包裹好,与排骨或筒子骨(半斤至一斤)一起炖汤,炖熟后,去蛤蚧,吃肉喝汤。肉味鲜美,男女老少皆可食用,每周一到两次。尤其适合久病虚喘,经常感冒咳嗽属肺肾不足者。小孩食用,炖汤一次用一只蛤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