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壁虎 >> 壁虎的种类 >> 百年百大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一l
北京周口店遗址(一)
“北京人”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01
周口店遗址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约50公里处的房山区境内,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临着广阔的华北平原,山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宜人,是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20至10万年前的第4地点早期智人、约4.2-3.85万年前的田园洞人、3万年前左右的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02
“北京人”的命名
“北京人”是怎样命名的?最早提出这一命名的医院解剖系主任的加拿大人步达生。命名的根据是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一颗古人类下臼齿。步达生是比较解剖系家和体质人类学家,他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特别感兴趣。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将重点内容刊登在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这两种刊物不仅是当时,直到现在都是全世界学术地位很高的杂志。
步达生经过研究,给周口店遗址发现的古人类一个古生物学的学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此后,世界上又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古人类化石,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基本同意采用Homoerectus作为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古人类学名,中译就是人属直立人或直立人,学名后又加了个“亚种名”,Pekinensis(北京),学名称为“北京直立人”,简称“北京人”。
03
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古人类学家根据北京猿人遗址出土的北京猿人骨骼化石,按解剖学原理并参照猿类解剖学知识,不仅复原了北京猿人头骨,而且得出北京人的体态特征。
北京猿人头骨的特征是前额低平,不像现代人那样凸起;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像房檐一样遮盖着两眼;脑壳很厚,大约比现代人要厚一倍。现代人的头盖是上部膨大,下部窄小。而北京人的头骨恰恰相反,它是靠下部膨大,上部收缩,形成馒头状。北京猿人的脑子大约只等于现代人平均数的80%。北京猿人的嘴巴特别向前伸。北京猿人还有宽的鼻骨和高的颧骨,颧骨又是朝前的,表明他们有宽的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
北京猿人的脑颅比现代人小。古人类学家根据北京猿人头盖骨推算出北京猿人的脑量:其中一个生活在23万年前的男猿人脑量大约是毫升。生活在大约40万年前的头盖骨共发现5个,其中两个男人的脑量分别是毫升和毫升,一个女的脑量毫升,一个不能判定性别猿人的脑量是毫升,另有一个小孩。由此推断,大约生活在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平均脑量为毫升,而现代人脑子的体积平均约为毫升。
北京猿人的牙齿比现代人的牙齿粗壮得多,齿面的构造也比较复杂,但和猿类相比,又显得弱小和简单。
北京猿人的肢骨,相对地说比头部进步,基本上已经具有现代人的形状了。大腿骨在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的地方都和现代人相似,但又有若干原始性质。现代人大腿骨中部前后直径大于左右直径。而北京猿人大腿骨中部则是左右直径大于前后直径。北京猿人上臂骨也具有现代人形状,只是骨壁比较厚,髓腔较小。由于劳动,北京猿人上臂和手的灵活程度已相差不远,已经能够自由运用两手进行劳动,动作基本和现代人相似。
04
北京猿人的年龄和寿命
人类学家根据牙齿和骨骼生长发育和变化的规律,推断出出土的一件件北京猿人牙齿和骨骼化石死亡时的年龄。据对已经发现的大约属于38个猿人化石的统计,除了其中16人不能鉴定死亡时的年龄外,在其余22人中,大约有38.2%的人死亡时还不到14岁,大约13.6%的人死于15~30岁,另外大约13.6%的人死时是40~50岁,只有一个女人活到50~60岁。
05
北京猿人生活的年代
北京猿人生活的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只凭单一的古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方法来测定。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北京猿人生活在大约50万年前。
从20世纪70年代起,年代学家又用新的技术方法对北京猿人生活的年代进行测定。用铀系法测出1~3层大约形成于23万年前,第8~9层大约形成于35万年前。用裂变径迹法测出第10层约为46万年。用古地磁法测出第7层大约形成于37~40万年,第13层大约形成于70万年。用不同方法测定,都会有一定误差,但误差又不是很大。北京猿人生活的年代就是这样得出的。
一般认为,北京猿人进住猿人洞的时间为50~60万年前,离开猿人洞时间大约在20万年前。期间可能离开一段时间,山洞的主人换了鬣狗或者其他猛兽。
06
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气候和环境
据古气候学家研究,北京猿人的时代包括3次间冰期和3次冰期(即冰川旋回)。然而根据周口店第一地点第3~10层中包含的动植物化石推断,那3次冰期并不十分寒冷,而且那3次间冰期也不是非常炎热的。因此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北京猿人的时代只代表一次间冰期。
古植物学家从北京猿人遗址堆积的泥土中采集样品,抽取植物孢子和花粉标本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北京猿人居住山洞的几十万年间,这里的气候确曾有过一些波动,时冷时热,时燥时潮,但大体上还是温带气候,没有出现过热带或寒带的气候。
猿人洞外的植被,以温带的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为主,茂密的森林中常有剑齿虎、棕熊等大型动物出没。山前有广阔的湖泽,水中有鱼和甲介类生物。还有大片的草原,草原上有三门马、双角犀、鼠等动物。
相关链接
全国文博考研真题首发:文博综合真题汇编(一)
全国文博考研真题首发:文博综合真题汇编(二)
全国文博考研真题首发:文博综合真题汇编(三)
最新版文博综合考研专业课笔记精编上架发货!
文博综合专业课辅导网络课程全面升级!跨专业备考的你看到了么?~
全国文博专硕考研真题:文博综合真题汇编(一)
全国文博专硕考研真题:文博综合真题汇编(二)
文博跨考如何上路?新手入门指引看这里←
北京式古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北京式古堂教育·文博考研考证网
你的文博考研路上,有我一路相随!
更多文博考研复试文博初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