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壁虎 >> 壁虎的习性 >> 儿科医生矫晓玲一位ldquo援非r
年8月,医院儿内科医生矫晓玲作为我国第24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中的一名队员,前往坦桑尼亚政治首都多多市的DoDomaregionalrefferralhospital,负责儿科诊断、查房等相关工作。一年来,医疗队员在非洲生活得怎么样了?记者通过
“只有好好工作,
才能对得起五星红旗”
听不懂的非洲英语,看不懂的“天书”,让刚到坦桑尼亚的矫晓玲很迷茫,但困难再多,援外医疗任务也要继续完成。
为了能更好地投入工作,矫晓玲从研究当地患者的病例入手,主动参与当地大夫的查房。“起初,很多黑人大夫觉得我们是来学习的,对我们态度很高傲,但当我们多次给他们指出错误、做出正确诊断以后,黑人大夫便开始佩服我们,对我们的称呼也由直接的doctor(医生)转变为chief(主任,带有尊敬的意思)。”
矫晓玲为当地患儿检查(照片由本人提供)
矫晓玲说,医院有危重病人,当地黑人大夫会主动找她帮忙解决,甚至会抢着和她一起查房。“因为这里几乎没有检查,基本靠临床经验来诊断疾病,所以我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就在这里起作用了。”矫晓玲说。
援坦一年多来,矫晓玲每天早晨7医院参加早交班,讨论危重死亡病例,并提前到病房去了解患者的情况。“我们没有翻译,当地居民也大都不懂英语,所以跟家属交流的时候就靠打手势,再加上几句简单的斯瓦西里语,以了解患者的大致病情。”
矫晓玲说,正式查房时,她会帮助当地黑人大夫确定诊断,制定检查及治疗方案。如果有疑难危重患者,矫晓玲会亲自检查处理,并手把手教年轻黑人大夫怎样做体格检查、怎样观察患者、怎样鉴别及诊断。
矫晓玲抢救当地患儿(照片由本人提供)
“我和队友们已经很适应这里的生活了,甚至还和房间里的壁虎成了好朋友。”矫晓玲说,平日里,她和队友们互相照顾、互相安慰,没有吵架,没有抱怨,没有浮躁,只有和平。所有人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痛苦。“出门在外,我们就代表着中国医生的形象,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五星红旗。”
“心酸和无奈,
是对当地医疗的最大感受”
在非洲,很多当地居民都没有保健意识,畸形儿、意外伤害很多见。其中,由于父母看护不利导致的热水烫伤是儿科最常见的意外。“但是这里没有好的消毒护理,所以有的孩子就感染死亡了,还有的会造成肢体挛缩畸形。”
矫晓玲告诉记者,除了热水烫伤,营养不良的孩子比例也很高,大约占了10%左右。“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是造成婴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每次遇到产妇,我都会指导她们哺乳、观察宝宝生长发育过程是否出现异常等,并坚持母婴同室给新妈妈做喂养宣传。”
矫晓玲指导当地产妇如何进行安全喂养(照片由本人提供)
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当地的很多治疗都不够规范,只要孩子出现黄疸,统统给予光疗。“记得有个孩子总胆红素多,直接胆红素多,转氨酶明显增高,通常应该考虑是否患有乳儿肝炎综合征或胆道闭锁,应该做肝胆超声,查TORCH明确有没有孕期病毒感染,再对症治疗。但当地医生既不分析原因,也不让孩子做超声检查,只让孩子做光疗。后来这个孩子因为腹胀再次入院,但已经腹水了,回天无力。”矫晓玲说,心酸和无奈,是自己对当地医疗的最大感受。
“在当地,没有护士每天定时给孩子监测体温,都是上午查房的时候,大夫给孩子测一次体温。大部分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只住院3—4天,这样很容易导致迁延不愈甚至耐药。”矫晓玲告诉记者,对于类似的行为,自己只能不断给当地医生灌输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从潜移默化中改变当地医生的思想。令她欣慰的是,这些状况现在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越来越规范。
“感觉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
中国对援非人员的选拔要求非常严格,从工作经历、专业水平、英语水平到是否能与人友好相处、有无劣迹等方面,都是考核的标准。矫晓玲说,当得知自己被选为援非医疗队队员时,一开始很自豪,但想到家人也默默难受过。“我父母和婆婆身体都不太好,现在也是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这一走两年,家里就只能靠我丈夫照顾,对他们还是有愧疚的。”
矫晓玲与当地大夫讨论患儿病情(照片由本人提供)
矫晓玲的援外任务从年1月到年8月,其中包括济南培训半年,国外执行任务两年。利用国内培训时间,矫晓玲就开始着手一一处理家里的事情。带父母检查身体,把常吃的药物备足;把女儿这两年春夏秋冬的衣服都买全了;备足家中生活必需品,减轻丈夫的负担……
但尽管事事想在前面,身在国外的矫晓玲,在家人生病时,还是无法照顾周全。“去年冬天,婆婆CT检查发现轻微脑梗塞,我老公下雪天回去看她,而碰巧那天断网了,一整天都联系不上,那个心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矫晓玲说,她大部分时间是可以跟家人聊天的,但是由于网络不稳定,1—2天跟家人联系不上也是常有的事。“我父母年纪大了,不会用网络,有事都得靠我老公传话。现在不求别的,就希望父母家人都能健健康康的。”
矫晓玲与当地患儿合影(照片由本人提供)
矫晓玲与当地儿童合影(照片由本人提供)
矫晓玲出发去非洲的时候,女儿张思睿正面临着中考冲刺的最后一年,但矫晓玲还是忍痛舍弃了小家,踏上了援非的征途。“孩子备考这一年,只有爸爸陪在身边,我什么忙都帮不上。考前一天,我甚至连鼓励的话都不敢说,就怕孩子难过。”矫晓玲说,到现在这个愧疚也一直压在心底,感觉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
为了能让矫晓玲安心工作,10多年来,矫晓玲老公主动承担了接送孩子、做饭的重担。每到周末,更是开车带孩子游玩、散心。矫晓玲说:“家里老人生病,老公都不告诉我,医院的同事,医院排队挂号,再带老人排队看病。他自己饮食不规律,患上了胃溃疡,却瞒着我,还是给他看病的大夫认识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