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自我觉察放下心灵的防备,有所舍弃,也有所

发布时间:2023/11/12 14:50:22   

在《庄子.齐物论》中曾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次,庄周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他觉得非常快乐。后来,庄周醒了,发现自己依然是那个不自由的,受到各种拘约限制的庄周,于是怅然若失。

人生很多的不快乐都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种种局限,却总是向往那个与现在不同的,更加自由的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都希望能够有所得,而又不希望有所失,我们希望能有蝴蝶的轻盈飞翔,同时又希望有庄周的梦和思想。

在既想拥有自己的优势,又要具备别人的长处的纠结中,我们就把自己给困住了。

放下防备,享受“是我所是”的快乐。

我们心中有所防备,所以会在意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别人会不会接纳我,我是不是能够得到自己所向往的东西等等,我们常常会因为这些而忽视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是我所是”就是要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接纳这样的自己也许不被一些人所喜欢,所理解,接纳自己在一些方面是有所欠缺,有所蒙昧的,但我依然可以享有自己的快乐。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就是一个能够享受“是我所是”的快乐的人。

当王羲之还是一个青年的时候,有一次,朝廷重臣郗鉴举办宴会,为自己的女儿挑选女婿。

很多参加这个宴会的贵族子弟都正襟危坐,表现出一副规规矩矩的样子。

只有王羲之神态坦然,非常随意地坐在一旁。

在王羲之看来,参加宴会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能够中选,成为郗鉴的女婿,而是享受自己的自在自如的快乐。

当我们的行为不再有那么强烈的目的性,不再为了得到与得不到而忧心忡忡,我们的生活就增添了一份“是我所是”,身在其中的快乐。

生活没有完美,有所舍弃,才能有所盛纳。

我们很多人都读到过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情况下,斯特里克兰德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其实最令人感动的不是斯特里克兰德看见了月亮,而是他真诚地仰起头来,一步步走到月亮的光辉之下。

而这是需要极大的舍弃的勇气的。为了完成绘画的愿望,斯特里克兰德舍弃了自己稳定而富有的生活,舍弃了自己的家庭,舍弃了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

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斯特里克兰德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他说,“我要绘画,绘画是我的生命。”

把绘画本身作为生命,那么,斯特里克兰德就可以为了生命一般重要的绘画而舍弃家庭,工作和舒适的环境。

觉察自己,就是在经过审慎而理性的思考之后,做出选择,有所舍弃,努力追求自己所真正向往的。

提醒痛苦,在感受痛苦中品味成长。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只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壁虎拼命挣扎,得以逃脱,但它的尾巴被咬断了。

一位农夫见了断尾的小壁虎,说,“你是不是很疼啊?我给你包扎上,这草药是能止痛的。”

小壁虎摇摇头说,“不,我很感激这疼痛,它让我记得我需要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如果稍微差一点点就会被蛇咬住。如果伤口包扎住了,还怎么长出新的尾巴呢?”

人生没有不经历痛苦的,痛苦其实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它告诉我们,我们并不完美,唯有努力提升,生活才会更加从容。

人生没有完美,我们只是在不断的觉察中看到那个本来的自己,体味“是我所是”的快乐。我们要敢于舍弃,感受风雨,在痛苦的洗礼中慢慢成长,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从容,用一双愈发清澈的眼睛穿透岁月,看待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4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