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壁虎 >> 壁虎的天敌 >> 好书选版小学必读书目十万个为什么
说起科普读物,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必定有《十万个为什么》的身影。我们这周要选取的是苏联科普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最早以《十万个为什么》命名的科普书,它的书名取自英国小说家和诗人、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诗句:“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十万”是一个虚指,意思很多很多。
伊林的这本《十万个为什么》是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奠基之作,对中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老一代的科普作家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它的作品中得到了启发。我国著名科学家高士其自称受伊林作品影响从而走上了科普创作的道路。他曾在年6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用16个字概括了伊林作品的特点,“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可见,他对伊林作品的评价之高。另外,像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叶永烈都对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有着高度的认可与推崇。张景中先生曾说,这本书“写的吸引人”,常常“一本书看上几遍”,“懂了的觉得有趣,不懂得,好奇心驱使我进一步思考与学习”。叶永烈先生是解放后国内《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的主要攥稿人,他曾反复重读,学习伊林的写作手法,学着伊林的语调,为国内的小读者编写科普知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被部编版语文教材收入四下“快乐读书吧”的主推书目里,是一本学习说明文写作的优秀范本,也是小学阶段的必看!必看!必看!书目之一。这么经典的书是不是得赶紧买回家,那么,问题来了。你打开手机一搜,各种版本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买哪个?买哪个?在买这本书之前,其实我做了很详细的查询工作。豆瓣、知乎上查看了相关的推文,也去查找了其中链接到的一些信息:据统计,伊林《十万个为什么》的中译本最早出现自年,那时共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陈少平译的《问题十万》、董纯才译的《十万个为什么》和赵筱延译的《室内旅行记》,其中以董纯才的译本影响最大。后来也陆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比如年的郑滨译本,还有王汶、余诗琴的译本。但“论生命力最旺盛、传播最持久,是年董纯才董老先生的译本。”于是,我买了三个版本,分别是:浙江文艺出版社,董纯才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王汶译;南方出版社,田珍译。为什么挑了这三个版本?因为董纯才董老先生的译本被评价是最符合翻译信达雅标准的一版,王汶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专为小学生推出的“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而田珍版这个封面太熟悉了,小学阶段有好多这个系列的书,肯定也有好多家长朋友买过这个系列的书,所以买来一起看看。三个版本看下来,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下面几方面,我将它们总结到了下面的表里。好了,现在表看完了,如果朋友们不急着走,那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看看吧。出版版次董纯才版:年1月第1版,年4月第10次印刷。王汶版:年9月北京第1版,年1月第7次印刷。田珍版:年10月第1版,年12月第6次印刷。按版次来看,相同时间内的印刷次数:田珍版董纯才版王汶版需求决定供应。由此可见,王汶版是最受欢迎的,董纯才版次之。当然,这里我只是从首版时间和印刷次数粗略地分析一下,出版的具体情况我们这里不做深度考虑。排版从排版方面看,董纯才版和王汶版的字体都略大一些,行间距和字间距也比较宽一点,读者看起来很舒适。而田珍版的字体较小,行与字的间距也都偏小一些。另外,董纯才版与王汶版中多短句/短段落排版,田珍版的段落安排与前两版的差别比较大。相比来说,段落一般都会设置得比较长一点。内容框架从内容框架上看,董纯才版与王汶版的主体内容框架差不多,这在目录上可以看出来,目录也只有文字表述上的一些区别。董纯才版的正文前面附有董纯才先生作的一篇序,里面记录了他翻译伊林一系列作品的因缘,还对伊林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尤其是重点分析了伊林的科普作品与其他一些科普作品的本质区别——“他是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的”,“常常描写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他的作品“用散文的笔法,借具体的形象来描写事物的现象和道理,极其生动有趣”。这篇前序对于读者了解伊林的作品,了解伊林的科学思想,非常有帮助。另外,董纯才版还附有一张阅读小报,小报上有简要的思维导图、作者介绍和译者介绍等。喜欢思维导图的亲看过来哈。王汶版的正文前面有一个简要的出版说明和编者的话,其中“编者的话”里,对伊林和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译者进行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在“编者的话”的末尾,提到了这么一句话:“译者与编者对文中涉及的一些时间和语态做了相应的处理,好方便小读者们理解”。这个处理,接下来我们会在下文关于正文的说明内容里看到,它极有可能会决定你的选版!而田珍版除了包含前两版的目录内容外,在正文前面附有《如何进行价值阅读》(以本书为例)、6幅全彩插图、《阅读规划》、《名师导学3-2-1》。正文后面也还有一个附录,附录了七章,也就是七个不同领域,比如可爱的动物世界、多彩的植物世界等等的科普知识。附录之后还有关于本书的延伸阅读,里面包括了本书中的一些名言、与之类似的名言、作者介绍、本书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艺术特色,另外还有一篇读后感和一套本书的知识考点题(附有答案)。同时,在正文里,这一版每一章的正文前面都附有一段导读,正文后面附有成长启示、要点思考和写作积累。可以说,这个版本包含的内容真的是相当丰富了。也许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对这个版本抱以好感,毕竟料多啊。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其实我最不推荐的就是这本。说拓展那么多,拿来精读吧,文字之类确实比不上前两版简洁生动,而且比较之后你会发现它可能偏离原作会比较多一点,相比前两版原汁味道没有那么浓了(这当然只是我自己的阅读感受,仅代表我个人意见);说作为泛读吧,既然只是泛读,是不是就没必要来那么多附加物呢,不然感觉累赘的很呢。译文01时态和语态这本书的原作首次出版于年,董纯才先生的译本出现在年,两者距今都快一百年了,所以原作与董纯才版译文中出现的一些时态和语态,在如今过去了将近年以后,在时间的描述上就有些出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摘录出来的几个句子: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点煤油炉,煮马铃薯。曾经,很多家庭都要生炉子、点煤油灯、煮土豆。你们家里总会有人生炉子,点煤油炉,煮马铃薯。也许你自己就很会生炉子或煮马铃薯。也许那时的小孩自己就会生炉子、煮土豆。或许,你自己就是生炉子或者煮马铃薯的好手。刀早在原始人那里就已经有了,固然不是铁的,而是石头的,而餐叉开始应用是从三百年前的事。很早很早以前,原始人就开始使用刀了——当然不是铁的,而是石头的。而叉子呢?人们从17世纪开始才使用餐刀早在原始人手中就已经出现了,虽然不是铁的,而是石头的。而餐叉开始广泛应用不过是年前的事。三百年前,即使国王也不认为必须每天洗一洗。17世纪时,甚至连国王都觉得没有必要每天洗澡。年前,就连最富有的国王都不会每天洗澡。只是到两百年前,衣服才开始换得勤些了。从18世纪起,人们才开始经常地换洗衣服。人们在年前才开始频繁换洗衣服。手帕也是不久以前才开始用起来的,总共不过两三百年。手帕也是在17、18世纪才出现的。手帕,也是在两三百年前才逐渐使用的。六十年前,出现了“安全”火柴或者“瑞典”火柴。。。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最终出现了“安全的”或者叫“瑞典的”火柴。。。“安全火柴”是60年前才出现的,也被称作是“瑞典火柴”。。。(田)篇幅有限,且摘录这些,供大家参考。02语言文字董纯才的译本因为时间比较久了,所以其中有少数词语可能我们如今不太常用到。另外因为这个译本非常生动口语化,所以有时候句子成分不会太完整。在这个方面,王汶和田珍译本的语言要更规范一些,也更符合我们现在的语言使用习惯一些。我摘抄了一些在下面:为什么炉子里的劈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炉子里的木柴会噼啪作响?为什么炉子里的劈柴会噼啪作响?煤油燃烧的时候哪里来的烟炱?为什么烧煤油的时候会有黑烟?煤油燃烧时,烟炱(tái,由烟凝积成的黑烟)从哪里来?为什么在冰上能着上冰刀滑溜,在地板上却不行呢?为什么穿着冰鞋能在冰上滑冰,而在地板上不能?为什么穿着冰刀能在冰面上滑行,在地板上却不行?每天清晨,给国王一片湿毛巾,他就用这块毛巾来擦擦脸和手。大家认为这就完全足够了。每天早上,侍者都会用湿毛巾为国王擦脸擦手。所有人都觉得用湿毛巾擦擦手、脸就足够了。当时,人们觉得国王每天起床只需用湿布擦一下脸和手就可以。我们这里的人是比较爱清洁的。外国人来到莫斯科,看到俄国人经常去澡堂,觉得奇怪。柯林斯医生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澡堂在这里很需要,而且获利很多,因为宗教信仰要求俄国人去洗澡。在生着炉子的冬天,他们常往身上洒冷水。有的人从澡堂里跑出来,在雪里光着身子打滚,然后再回到澡堂里去。那时我们俄罗斯人稍微爱干净些。外国人初到莫斯科,看到我们俄罗斯人常去澡堂子洗澡万分惊讶。柯林斯大夫写道:在俄罗斯,人们常去澡堂子,这为澡堂子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因为信仰的关系,俄罗斯人觉得必须去澡堂子。人们升起炉子的时候,通常会在上头烧水。有些人光着身子跑出澡堂,在雪地上打个滚,然后再回澡堂子。莫斯科人非常爱干净。外国人到这里来,都会对俄罗斯人经常去澡堂感到惊讶。柯林斯(英国人,在年到年间在俄国沙皇阿列克塞.米海伊洛维奇的御医,年在伦敦出版了他的书《俄国现状,致伦敦友人书中的记述》)医生说过这样的话:“澡堂在俄国是很赚钱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宗教信仰,俄国人十分爱洗澡。即使在寒冬,俄罗斯人也会往身上泼冷水。”在最古老的街面上积着一俄尺厚的一层污泥,然后又是一层街面——这是比较晚近的,上面又是一层污泥。就在这路面上积着0.71米厚的污垢,然后又是一层路面,这是较晚期的——上面也是厚厚的污垢层。古老的街面上堆积着一俄尺(俄国的长度单位,1俄尺=0.米)厚的污泥,上面又是一层木头街道——当然这是晚些时候的街道了,上面又是一层污泥。就在你家里,每天也有几千个蒸汽锅在爆炸,只是都不大,很小的。我们身边每天也都有几千个蒸汽锅在爆炸,只是这些个头要小得多。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几千个蒸汽锅在爆炸,只是这种爆炸都很小,不那么可怕罢了。科学家也用金子和别种金属做出了这种透明的薄片。科学家还用金和其他金属制作出了类似的透明薄片。后来,科学家也利用其他金属做出了这种无色透明的薄片。但是,除去这些因为年代和语言习惯产生的小问题,董纯才的译本非常口语化,读来亲切,又活泼俏皮。我大胆地猜测一下,这应该三个版本中语言风格最接近原作的吧。请看下面:比如在讲人为什么要喝水的时候,各个版本是这样说的:这又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问题那样简单,好像就用不着问。可是一问,原来十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喝水。你说:我们喝水,因为需要水。可是为什么需要呢?因为没有水人就活不了。活不了,是因为我们一刻不停地在消耗水,我们应该补充水分。你呵一口气到冷玻璃上。玻璃就模糊了,蒙上了小水滴。这水从哪里来的?从你的身体里来的。再说,你在热天里要出汗。汗是从哪里来的?也还是从你的身体里。既然你在消耗和失掉水,你就应该随时去补足它。人一昼夜要失掉整整十二杯水。因此,他应该喝下或者吃下这么多的水。难道水是吃下去的吗?正是吃下去的。在肉里,在蔬菜里,在面包里——在任何食物里,水分都比固体物质多得多。肉里水分比固体物质多一倍,黄瓜几乎全是水分。这又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么简单的问题看上去好像根本就没有问的必要。但如果真的去问,就会发现,十个人中可能只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你们会说:想喝,所以喝啊。那为什么想喝呀?因为没有水,人就活不下去。没有水就活不下去的原因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水,所以我们必须补充水分。你们往冰冷的玻璃上吹口气,玻璃马上就变模糊了,蒙上了一层水汽。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来自你们的体内。还有,炎炎夏日你们都会出汗。这些汗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同样还是来自体内。既然你们在消耗水,在失水,你们就需要时不时地补充水。一天之内,人会消耗掉整整十二杯水。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喝或者吃同样多的水分。难道还能吃水?我们在吃食物的同时就是在吃水。肉类,蔬菜,面包——所有食品中水的含量都比固体物质的含量要高得多。肉类中水的含量比固体物质的含量多一倍,而黄瓜几乎全部都由水构成。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甚至都没有人会注意到。但提出这个问题后,却很少有人可以准确说出答案。为什么人需要喝水?我们的身体为什么需要水?没错,没有水我们就活不下去了。这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消耗着体内的水,所以就需要补充水分。夏天我们总是会出汗,那么汗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我们体内的水。天冷的时候,我们朝玻璃上呵一口气,玻璃窗上就会有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呢?也是来自我们体内的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体内的水,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一个人一整天要消耗整整十二杯水,可能有人会吃惊地问:“真的有这么多吗?”没错,就是那么多。所以我们必须及时补充这么多的水,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喝下或吃掉那么多水。你一定会感到疑惑,难道水可以吃下去吗?没错。大部分水是被我们吃下去的。我们生活中所食用的肉、蔬菜、水果、主食中都含有水。任何食物中的水都远远多于固体物质。肉里的水分占总体的2/3,黄瓜里差不多全是水。是不是感觉董纯才的译本读下来简洁流畅,一气呵成,看下来非常的酣畅。当然,王汶的译本也不错哈。又比如在讲人是什么时候学会取火的,各个版本分别是这么写的:冬天的夜晚,劈柴在炉子里毕剥毕剥地爆得好欢啊!你看着那火苗,很容易想象出许许多多奇异的东西——火烧的城市,被围的堡垒。那劈柴的爆炸声好比是排炮的轰响,那火舌就像是顺着堡垒城墙跑的士兵。古时候,人们以为在火里住在小小的火壁虎——火的神灵。还有人认为火就是神明,建造庙宇来供奉它。在这种庙宇里点着奉献给火神的灯,几百年不让熄灭。冬日的夜晚,炉子里柴火噼里啪啦地好不热闹!当你看着火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想联翩,许多神奇的东西——燃烧的城市、被重重包围的要塞都跑了出来,木块的噼啪声让人想到万炮齐鸣,而火舌就像沿着城墙向前冲锋的战士。古时候人们认为,火焰里住着小小的火蜥蜴,他们是火的魂灵。也有人认为火是神灵,于是建了火神庙。几百年来,为了供奉火神,这些庙里的火不曾熄灭过。寒冬的晚上,窗外飘着雪花,屋里的火炉却伴着噼里啪啦的响声畅快地燃烧着。望着那旺盛的火苗,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许多奇异的景象:城市燃烧着熊熊烈火,不时传来大炮轰鸣的声音,火舌仿佛奔跑、呐喊的士兵一样奋勇向前。古时候,人们觉得火神住在火里面,还有一些人把火看作神明。因此,人们通过点长明灯(昼夜不灭的大油灯,大都挂在佛前或神像前面。)来供奉火神,并建造寺庙把火神供奉起来。是不是感觉董纯才的译本读下来非常生动有趣?再比如在写古人和我们在摩擦取火时的区别时,各版本是这样写的:不管这件事好像多么奇怪,最古老的取火方法还是保留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原始人用一根小木棍和另一根小木棍摩擦取火。我们也用摩擦来取火——用火柴擦在火柴盒上。可是这有区别,区别还很大。擦着一根火柴——只要一刹那功夫,要摩擦一块木头着火,即使是很干燥的,也总要你忙五分钟,或者还要更长时间,而且还得会干。火柴谁都会擦,可是你倒照着原始的方法取取火看。我很怀疑你能干的成功。最古老的起火方式被保留到现在,这听上去有点奇怪。原始人用一根木棍和另一根木棍摩擦取火。我们也用摩擦取火——用火柴头摩擦火柴盒。但差别还是存在的,而且还很大。点火柴只需要一瞬间,而用摩擦法点燃木棍,即使这木棍很干燥,也要花费五分钟甚至更久,而且还得行家才行。火柴谁都会点,但你用古人的方法取火试试,恐怕我们中间没有人会成功。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我们至今还保留着最古老的取火方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古代不同的是,我们用火柴盒代替了木棍。它们二者不同点在于:点燃一根火柴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即使摩擦干透的木头,也需要花费至少五分钟的时间,当然还需要你很有力气才行。没错,谁都能够点燃火柴,可是如果按照原始的方法生火,我就要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了。相信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对于每个版本的风格都有了自己的判断。篇幅有限,我们就只看到这里了。总结总的说来,如果不考虑那些时态和语法方面的问题,董纯才和王汶的译本都很不错,而且我个人觉得董纯才的译本更俏皮更生动有趣一点。当然,如果要考虑到准确的年份和规范用语的话,那王汶版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果然是靠谱的。而田珍版的译本,如果有阅读拓展方面的需要的话,可以考虑。不过,读下来确实感觉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当然,本文仅代表我的观点。本人水平也有限,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赐教!喜欢我就赞赞我吧!遇见
MEET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一起育儿,一起育己。
日日求知,日日新。
欢迎各位同道家长扫码加小之君入群,一起读书,一起共享资源,抱团前进。
知之无涯